家长对于孩子过度关心
家长对于孩子过度关心,教育这个问题多少年来一直被家长和社会所关注,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长大,学习成绩好,所以会自己给孩子做一些付出,那么家长对于孩子过度关心会怎么样呢?
家长对于孩子过度关心1
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这种小心翼翼从孩子呱呱落地一直到上大学,甚至都孩子工作之后都一直担心孩子受什么委屈或者上当受骗等。
孩子在小的时候,只要学习成绩一下滑,家长就会想到是不是是不是没有好好学习;只要孩子和异性在一起走,就会想到孩子是不是早恋了;只要孩子一拿起手机,就会想到孩子是不是要玩游戏。
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担心,实则是对孩子自由的剥夺,有个孩子吐槽说,自己在卧室写作业的时候,妈妈一会儿进来拿一杯牛奶,一会儿进来拿一个水果,一会儿进来说吃点东西,没过一段时间必进来一次,就想把自己当贼一样,还打扰自己学习。
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家长,他们对孩子总是表现出过多的关心,虽然他们觉得这是对孩子的爱,但是这种爱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束缚,让孩子感觉到满满的不自在。
在中小学学生的'调查中,有六成的孩子希望家长能够信任自己。在家长看来,孩子不通过监督是不会好好学习,不通过监督就只是去玩了,但是这种想法和做法却都在深深伤害着孩子,这种因为爱却又因为被爱而产生的误解,是现在大多数家庭存在的毛病,与多数家庭现有的状态。
家长们对孩子这种过度的关心,是一种不信任孩子的表现,也是对孩子能力的否认,正是来自信任的缺失,导致孩子对家长只是充满了厌恶,对家庭充满了逃离的情愫,因此大多数孩子高考结束要么远足要么打工,而且选的志愿都是离家很远的学校,从而也体现了这种矛盾造成的影响与后果。
很久之前就说过,不要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孩子是个体,大人也是个体,为什么不能把孩子当做个体看待呢?
给孩子自己的空间,信任孩子,孩子才会回报以成绩。
家长对于孩子过度关心2
家长过度关心,会成为孩子“隐形的伤害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管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父母都会特别关心孩子,担心孩子的处境。不管孩子去了哪里,父母都无法做到真正放心。父母觉得这是爱孩子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却会成为束缚孩子的一种枷锁。
孩子在父母的各种担心和关心之下,会阻碍孩子发展的脚步,导致孩子不得不要依恋父母,无法掌握独立自主的能力,也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人生。
父母的担心,并不是爱
小新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到大就受到了父母过多的保护。小新父母规定不允许小心晚上出门,因为害怕女儿遇到危险。但是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女儿的很多同学都邀请女儿下午出去玩。但是女儿因为父母的原因都会拒绝。
说真的,这影响了女儿的人际交往关系,虽然父母的这种担心有情可原,但是女儿和同学们不会去不好的地方,只是普通的去商场逛个街吃个饭而已。但是就连这种简单的社交活动都被父母拒绝了,这让女儿觉得自己在同学们身边特别奇葩。
女儿特别不解父母的一些行为,这使女儿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是每次女儿和父母进行争论的时候,父母都说这是对女儿的爱。虽然这种爱让女儿不能理解,慢慢的女儿也就习惯了父母的这种担心。只是父母发现女儿长大后,自理能力特别低。
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遇事也没有主见,什么事情都留给家里来解决。但是孩子会出现这种表现,都是由父母的教育造成的。如果父母肯多让女儿出去锻炼,让女儿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女儿就不会变得像现在这样,什么都依恋家里。
父母对女儿的过度关心,其实是一种隐形伤害
给女孩负面的心理暗示
在养育女儿的时候,我们都担心女儿出门之后会受到伤害,所以总是给女儿带来了过度的关心。这种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父母的过度关心和担心,会给女儿造成负面的心理暗示。
例如,父母总是过于担心和关心,会让女儿觉得自己能力不行,自己出了门必须要受到别人的保护。如果女儿总是用这种心态和别人进行交往,那么女儿会处于弱势的一方。
女儿难以独立下去
并且父母总是这样教育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理应受到别人的.保护,自己永远是爸妈眼中的孩子。所以女儿就放弃了变得独立自强起来。
反而是那些没有得到父母足够关爱的孩子,更容易成长为独立自主的成年人。父母不能总是帮助孩子处理好他们所遇到的一切事情,这样都会使孩子养成依恋父母的习惯。
影响女儿的社交关系
很多父母限制女儿出门的活动,因为担心女儿在外受到伤害。但是这个社会已经足够开放以及安全了,我们想要让女儿保证自己的安全,应该主动给女儿建立心理防线,让孩子有所警惕。
而不是把孩子关在家中,哪都不让孩子去,这样只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关系,让孩子成为朋友当中的奇葩。
家长对于孩子过度关心3
生活中为什么很多妈妈总是对孩子过分的关爱?
家长不信任孩子
有些家长总是过分地关爱孩子其实说白了就是对孩子不信任,因为家长不相信孩子能够自己独立做一些事情,家长不相信孩子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家长不相信孩子可以照顾好自己,所以家长总是带着自己的不信任去关心照顾孩子。
家长想要控制孩子
家长总是过分地关爱孩子其实家长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掌控孩子,想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发展。表面上家长是在关心孩子,其实家长是在控制孩子,让孩子没有一点自由发挥的余地。
家长把孩子当成唯一
有的家长过分的关心孩子,其实他们是把孩子当成了唯一。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他们想在孩子身上找到成就感。他们以为这样关心孩子,孩子一切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孩子有了成就自己的价值自然也就体现了出来。
家长爱孩子无可厚非,但是家长对孩子的爱也要有度,适当地爱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合适最舒服的,家长一定不要物极必反,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的负担。
家长对孩子的爱要做到下面几点
3岁之前无条件的爱
家长的爱对于孩子来说也要分不同的阶段,一般针对3岁之前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最需要父母关爱,家长可以无条件的去关心爱护孩子,给到孩子足够的关爱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内心富足了长大之后爱才不会匮乏。
3岁之后收敛的爱
但是孩子过了3岁之后家长对孩子的爱要适当地学会收敛,因为孩子在长大孩子想要独立,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再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爱,孩子会觉得自己特别的无能,反而这个时候孩子会抵触。
6岁之后需要的爱
等到孩子过了6岁之后,一般孩子开始上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给孩子的关爱更要适当,这个时候要给孩子需要的爱,有些时候家长更多的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孩子需要自己的时候自然会像家长求助,这个时候家长再去帮助关爱孩子,效果会更好。
虽然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但是家长不要让自己的爱变得廉价,最后让孩子讨厌自己,如果家长一直过度的关爱孩子,反而对孩子成长不利。
家长总是过度关爱孩子,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容易成为巨婴
家长过度地关爱孩子很容易让孩子成为一个别人口中的巨婴,做任何事情都要依赖家长,哪怕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但是心理和行为还是和孩子一样,想必任何一个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成为这个样子吧!就算家长有能力去承担孩子的一切,但是家长能够跟随孩子一辈子吗?家长想过当自己不在了,孩子连面对社会自己活下去的能力都没有,孩子该多么的痛苦。
孩子容易失去自我
家长对孩子过度的关爱,会让孩子失去自我。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家长的安排,习惯了逆来顺受,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没有自我,尤其在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喜欢被别人安排,不喜欢主动出击,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
孩子容易反抗
家长总是过度地关爱孩子,孩子除了容易失去自我,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孩子容易和家长对抗,因为性格比较要强的孩子他不愿意被家长安排不愿意让家长一直左右自己,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就想挣脱家长的关爱,于是就会和家长形成对抗,聪明的家长如果意识到之后会悬崖勒马,但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关爱孩子,最终导致孩子和家长的关系特别紧张。
天童教育觉得,有家长疼爱的孩子是幸福的,但是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疼爱让孩子感受到了压力那这种爱对孩子来说就是负担,所以作为家长要时刻觉知自己对孩子的爱,松弛有度既能让孩子感受到,还不会让孩子有压力,孩子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关爱下成长,才会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