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PPT课件: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它们?
欢迎它们和大家见面,出示水稻、小麦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小麦: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麦,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爱惜粮食》含PPT课件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PPT出示面包、包子、油饼、面条、饺子、烧饼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2活动目标:
1、了解手的用途。知道手可以用来做很多事。
2、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视频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两颗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会画画,会写字,样样事情都会做。”(手)
T:你们的手在哪儿?
二、观看视频,了解手的用途T:小手的作用非常大,看一看,叔叔阿姨的手在做什么?
1、蛋糕师。蛋糕师的手是怎么做蛋糕的?
2、厨师。厨师的手会做菜,做饭。
3、理发师。理发师除了理发,还会做什么?(洗、吹、染、烫、做发型)
4、裁缝。会做衣服。
小结:叔叔阿姨的手真灵巧,给我们带来了美味、漂亮。
5、采访客人老师T:后面老师的手也很灵巧,请你做小记者采访一下,老师的手会做什么?
小结:老师的手真灵巧,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知识和快乐!
三、了解手势的特殊用途
1、师做手势T:我有一双手,我的手也会说话。 “YE”是什么意思?
小结:原来手可以做不同的动作手势,表示不同的意思。
2、幼儿做手势,自由讨论
T:你们的手会说话吗,让别人猜猜在干什么?
T:生活中也需要用手势来工作,看一看。
图片A交警指挥交通为什么不用嘴说,要用手势?
B指挥家他的手在说什么?告诉乐队什么?(有节奏、开始演奏、停、结束)C裁判他有什么手势?表示什么意思?告诉运动员什么?(红牌犯规,罚下场)D舞蹈家杨丽萍《孔雀灵》
T:舞蹈家的手在干什么?小孔雀还在干什么?我们也来学一学小孔雀,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师带领幼儿学跳孔雀舞的动作)
小结:在特殊的岗位,不同的手有不同的作用。
四、延伸活动:
T:你们的手有什么用呢?小朋友的手会给大家带来什么快乐呢?
小结:让我们伸出双手,互相帮助。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3活动目标:
1。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进行家务劳动的生活态度。
2。学会整理房间的方法,掌握相关家务技能。
3。初步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布置整理房间的道具。(如:衣柜、各类服装、书架、各类图书、生活用品等。)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件衣服;每人准备一个书包;注意桌椅摆放,留出较大的活动空间。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情境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吗?今天,我就带你们认识两个新伙伴——东东和玲玲,到他们家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2。播放两段家庭生活录像:一段是玲玲的家,突出干净整洁;另一段是东东的家,物品摆放杂乱无章。
3。请学生谈一谈看到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如果被邀请去做客,客人会有怎样的感觉。
二、情境体验,练习整理
1。参与实践,掌握分类整理方法。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模拟练习用的物品,如:书柜、衣柜、服装、生活用品等,摆放在教室一侧。)
(1)请学生帮东东整理杂物。
A。思考讨论:怎样才能整理得又快又好呢?从讨论中明确整理物品时应先分类。
B。请6名同学到前面来动手分类整理,全班给予评价。
(2)师生共同回顾,总结出正确的整理物品的方法。
2。模拟现场,整理房间。
过渡:刚才,同学们看到东东家里乱糟糟的,我们把物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但房间里现在能称得上是干净整洁吗?
(1)分别讨论整理书柜、衣物、杂物时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明确在整理物品时要坚持"物品摆放要方便合理"的原则。
A。杂物可以放到整理箱中。
B。整理书柜可以按照书的类别、大小、常用与不常用等标准进行摆放。
C。整理衣柜时,要考虑哪些衣服适合挂起来,哪些衣服适合叠平整。并请一名学生进行叠衣服示范,再开展全班叠衣服比赛。
(2)学生分3组,分别进行整理书柜、衣柜和杂物的体验活动,并在体验过后进行适当的评价。
3。回忆父母做家务的情境,感受父母的忙碌。
利用课件,展示几组父母每天辛勤做家务的 ……此处隐藏6970个字……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错了事只要想办法补救就会使自己重新快乐起来
2、初步懂得人的心情变化与表情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大灰狼的表情图,挂图22号。
学具准备:空白脸型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灰狼表情图。引出故事。
1、(出示大灰狼愤怒的表情)这是谁啊?大灰狼看上去怎么样啊?你们想一想它为什么会很生气呢?(让幼儿可以有秩序的讨论一下)(再出示大灰狼伤心的表情图片)这个时候大灰狼又怎么样了?为什么呢?(最后出示大灰狼开心的表情图)现在大灰狼又怎么样了啊?为什么呢?
2、在同一天,大灰狼一会愤怒,一会儿伤心、一会儿开心,它究竟怎么了呢?请听听一个故事,听听大灰狼遇到了什么事情呢?
二、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1、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讲故事第一段。
提问:你听到了一件什么事情?大灰狼的心情怎么样呢?表情是什么样呢?(然给幼儿在黑板上选择与此时大灰狼心情相吻合的表情图片)听到了鸟妈妈的歌声大灰狼是怎么样的呢?(选择相应的表情图片)
故事讲第二段。
提问:大大灰狼的听到了小鸟的哭声,它心里是怎么样呢?他为什么哭了呢?伤心的表情又是怎么样呢?(选择相应的表情)
提问:大灰狼看到小鸟哭了,自己很伤心,那大灰狼会怎么样做呢?
故事讲最后一段。
大灰狼怎么样做了呢?它心里是怎么样的呢?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
2、幼儿看活动材料。完整讲述故事
大灰狼的脸部表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变化呢?因为大灰狼的心情很开心后来又很愤怒,又很伤心。因此他的表情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心情就有什么样的表情。你们来学学大灰狼不开心的表情。伤心的表情呢?愤怒的表情呢?(让幼儿在活动中动静结合一下)
三、制作表情图片。
我们知道三种表情图片,看看他们是怎么样画的?(讲述不同面部表情的不同特征。)你们还知道什么表情呢/?它是什么样的呢?(让幼儿大概概括一下)那你们想不想把你们的想到的表情图片给画出来呢?
四、评价幼儿的画表情的活动。
五、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5活动目标
1、能理解恶作剧对他人情绪上的影响。
2、知道朋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往的重要性。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老虎、豹、猩猩、大象的毛绒玩具或自制指偶。
2、绘画材料和工具。
活动过程
1、爱开玩笑的纳纳。
——老虎纳纳爱开玩笑。
一天夜里,它趁豹子熟睡,在豹子身上涂满了黄颜色,你们猜会发生什么事?
——一天,他邀请猩猩来吃那些用橡胶做的香蕉,你们猜猩猩会怎么想?
——还有一回,他把大象的鼻子系成了一个结,你们猜后来怎么办?
——你们觉得纳纳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2、不受欢迎的纳纳。
——纳纳开的玩笑虽不伤人,但动物们都觉得不安宁。有一天,大伙儿决定想一个办法让纳纳改正缺点。
——你们能猜出动物们想出来的办法吗?
——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引导幼儿说说纳纳遇到了什么事。
——大伙儿都不理睬纳纳,纳纳心里怎么想?
——后来纳纳是怎么做的?小动物原谅他了吗?
3、我也曾开过玩笑。
——完整能听故事一遍。
——你喜欢纳纳吗?为什么?
——你有没有做过像纳纳那样的事情?结果怎么样?
——你觉得怎样开玩笑才不会让朋友生气?
——引导幼儿画一张画送给好朋友,对自己以前的过错表示歉意。
建议
1、该活动为二课时。活动重点不在语言上,而在于引导幼儿知道交往的基本要求和礼貌待人、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2、中班幼儿往往希望被同伴认可,与朋友友好相处。这时教师应引导幼儿避免恶意戏弄人、嘲笑人,从而使幼儿积累成功交往的经验。
附故事:爱开玩笑的纳纳
老虎纳纳爱开玩笑。他这个脾气总也改不掉,一天到晚恶作剧。譬如,有一天夜里,他在豹子身上涂满了黄颜色。第二天,豹子醒来吓坏了,以为身上的斑点脱落了!另一次,纳纳邀请猩猩来吃香蕉。猩猩来了,可是,当他发现那些香蕉全是橡胶做的,脸上真是尴尬啊!另外还有一回,纳纳把大象的鼻子系成一个结。大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开鼻子!纳纳开的玩笑虽不伤人,但总让大家感到不舒服。只要他在附近,动物们就觉得不安宁。有一天,大伙儿商量说:“咱们谁都不要同纳纳说话,也许他会明白,我们实在讨厌他的那些恶作剧。”第二天,纳纳像往常一样,清早出了门。他向大家打招呼:“你好!”可是,大象不理他。纳纳问候河马:“你身体怎么样?”河马转过身去。纳纳心想:“他好像在生气。”他继续往前走,又朝猩猩喊了一声:“睡得好吗?”可是猩猩掉头走了,一句话也没说。纳纳感到很不自在,他自主自语:他仔细想了一会儿,突然明白了。“因为我总开他们的玩笑,他们生我气了。我应该去向他们道歉!”纳纳来到大伙儿面前,对他们说:“我保证以后再不同你们胡闹了。请你们还是同我做朋友吧!”大象回答道:“有时候你可以开个玩笑,但是不能总那样!那么大家就会喜欢你!”
活动反思:《爱开玩笑的纳纳》中主要体现的是能理解恶作剧对他们情绪的影响;知道朋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往的重要性。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认识交往的基本要求和礼貌待人,中班幼儿已经懂事很多了,希望自己被同伴认可,与朋友友好相处,但有时也会做出一些冲动的恶作剧行为,教师从而引导幼儿避免恶意戏弄人、嘲笑人,从而使幼儿压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本次活动是以故事的形式展开,主要围绕《爱开玩笑的纳纳》这一线索来引导幼儿从中达到教育的目的。根据社会活动的目标,结合故事提出的问题也是围绕情感方面的。在活动前面部分,我进行了修改,解释了“恶作剧”的意思,并且举例说明。面对一个新的词,孩子们大都还不理解这个意思,教师要进行解释,然而在本次活动中,“恶作剧”这个词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不加以解释的话,达到的效果会不明显。孩子们的想法也很丰富,能认真听讲故事,回答老师提出来的问题。
最后环节中我问孩子们有没有像纳纳一样开过玩笑,孩子们都说没有,其实是有的,只是他们对爱开玩笑这件事还没理解透彻,所以都说没有,这是老师要进行解释,向孩子们举例子,像悄悄地把小朋友的椅子搬掉,把小朋友的东西藏起来,无意间在他背后吓人家……,其实这些都是开玩笑的表现。从而引导幼儿不能乱开玩笑,要与人友好相处。
在这次活动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同样在其他领域也会折射出此类问题,课与课之间也存在相同的地方,都会相互关联。只有在活动后进行反思,才会有所进步,从而积累经验,把活动进行的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