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作为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教育上总是不遗余力,但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下面来看看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1
一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
家长们不要一味的给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各样的活动。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些无所事事、随心所欲的随性玩耍时间。
二引导孩子关怀他人每一个快乐的孩子都需要能感受到与他人的有意义的交集,了解到自己对于他人的意义。要帮助孩子发展这种感觉。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他人接触。可以引导孩子陪他一起整理家中的旧玩具,一起捐给慈善机构,帮助那些穷苦困难的孩子;也可以鼓励或带领孩子参加义工活动。
有专家指出,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他们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并渐渐地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三鼓励孩子多多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多带动孩子做做运动,比如玩球、游泳、跑步、骑自行车等等。经常运动的孩子能提高体能,也会变得更加开朗。
保持多运动的.生活还能缓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还能让他变得更加开朗。多运动还能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四有创意的赞美孩子有时孩子表现的很好时,不要只是单纯说一句很好。家长们对孩子的赞美要具体一些,指出细节,说出孩子具体哪里做的好,或者比上次表现好。
比如:“你今天有主动跟保安叔叔说早上好,很有礼貌哦!”不过有时候的赞美也要注意方式,不要造成让孩子有了错误的期待。
现在有些家长还会用物质来奖励孩子,让孩子把赞美的重点放在了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自己良好的行为。家长们应该让孩子自己感受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五激发孩子的艺术潜能我们都知道莫扎特效应,虽然有很多科学家已经证实了没有所谓的莫扎特效应。但是让孩子接触美术、音乐等艺术活动,确实可以让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有研究者发现,每当孩子跟随音乐舞蹈,或者是拿着画笔随手涂鸦,都是孩子在用艺术行为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孩子喜欢舞蹈、音乐或者画画,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会对自己感到满意。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2
首先,树立榜样:榜样是用他人的良好思想和行为影响和教育儿童的重要方式。比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文学作品中的积极角色,革命领袖的杰出品质,它们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言行是对还是错,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
第二,环境影响:父母应自觉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他们的孩子就可以被感染和耕种。家庭是子女居住的主要地方。父母要安排生活处理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有序的生活秩序,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
第三,批评和惩罚:批评和惩罚是对儿童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否定。但是后者是一种针对严重不良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方法。当批评和惩罚时,第一,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情况。
掌握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具体情况和严重性,从虚假的现实开始,批评是要指出危害和思想根源,拒绝思想和行动,让他们感到羞愧和痛苦,然后产生纠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别讽刺别嘲笑,不要侮辱。惩罚主要是剥夺某些权利,不是体罚,绝不能侮辱人格和破坏身心。
第四,指导生活秩序的安排: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引导孩子安排日常生活,安排他们的生活环境,教孩子如何有秩序地安排和利用他们的时间。父母可以指示孩子自己安排。
第五,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方法:首先,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想法和现实说话,事实陈述,合理,让儿童了解某些原则。
谈判应该有针对性,灵活,友善的'态度。他们不应在没有表达的情况下自上而下地谴责和嘲讽。第二个是讨论,父母和孩子一起讨论。
在讨论中,我们应该尊重孩子,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如观点有误,家长应耐心地引导推理,这样孩子可以分辨是非。父母应该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
第六,练习:练习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适应周围环境,行使,自理,家务,独立工作,文明礼节社交联系,等等为了练习儿童应首先阐明目的和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方法),并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并坚持不懈。
练习的内容应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分配的任务和要求必须适当。应该允许儿童在实践中犯错误,它应该不太苛刻。父母不要在中途停止运动,不要害怕自己的孩子遭受痛苦。
第七,赞美和奖赏:赞美和奖赏是对儿童的思想和行为的肯定和赞美。通过认可和赞美,增强孩子们的主动性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赞美和奖赏应该切合实际,及时,和合理的。并且应该基于精神上的回报,辅以物质奖励。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3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
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
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教育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