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共情

时间:2024-10-26 06:03:17
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共情

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共情。无效的沟通,不仅没有好的教育效果,还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竖起“高墙”。共情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第一步。这世界多的是爱孩子的父母,少的是理解孩子的父母。

  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共情1

社会的不断发展给婴幼儿带来极大的变化,尤其是跟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婴幼儿视野更加宽广,也让他们受到许多良好的教育。

但同时又要面对诸如负面信息等等有害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作为家长,更好的去教育和沟通孩子们。

首先,共情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家长要用这种方式来与孩子进行沟通。共情是一种能够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对他们的关心,也是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

家长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经历与孩子分享,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诚与理解,这样可以很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探索能力,引导孩子做事情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更多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家长和孩子对话的时候要多给予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给他们灌输观念。让孩子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考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再者,还有一点,就是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关注,把时间多花在孩子身上,和他们一起去旅游、吃饭等。这样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关心,也是拉近孩子和家长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法。

最后,家长还要给孩子定期检查,比如到学校让孩子检查学习情况。这样可以让家长以及孩子自己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的去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去解决这些问题。

  

教育孩子,选择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方法决定了孩子在未来受教育、学习、生活中所取得成就的高低,也决定了孩子未来能力开发的方向和发展的潜力。

首先,要明确教育孩子的目的,以实现孩子个性的发展。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引导孩子从内心深处探索本身的潜能,发掘自身潜能,并将之培养得淋漓尽致。

例如,教会孩子怎样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学会思考,拓展自己的思维;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让他们学会深度思考。理清复杂的事物;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有效地表达思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潜力。孩子是一个探索世界的小科学家,他们用一种激动人心的热情探索新领域。

  

如果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助力他们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孩子数学的时候,可以以比较有趣的故事方式,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体验数学,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在教孩子英语的时候,可以借助音乐、影视、短片等多种媒体,让孩子感受英语的魅力,增加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在教孩子写作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有趣的写作素材。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维联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此外,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还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孩子在心理上健康成长,使孩子具有健康的认知能力、心理健康、自尊抗压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

例如,在面对矛盾处理上,要教会孩子做到客观、公正,不能偏袒某一方。在情感管理上,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能否定他们的感受,要尊重他们对事物的感性反应。

在学习管理上,要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学会科学合理的规划时间,并在学习中树立自信心。

  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共情2

一部一经上映便收获好评无数的日剧青春励志电影《垫底辣妹》,让很多人对片中一位平凡却又通情达理的女性圈了粉。

她便是影片中叛逆乖张少年沙耶加的母亲明妈妈。

在电影里沙耶加是一个学习成绩非常糟糕的学生,在去了补习班很长一段时间后,成绩依然没有太大进步。

面对老师、同学包括自己父亲和弟弟的冷嘲热讽,想到自己考大学的无望,沙耶加彻底崩溃。

她发了疯般地跑出课堂,在大雨中肆意而绝望地痛哭,看着如此狼狈痛苦的女儿,明妈妈没有一句责骂,而是把女儿拥入怀中。

温柔地对她说:如果觉得太累了放弃也没关系哦,你已经很努力了嘛。

学业上的落后,让沙耶加曾一度想放弃,对此老师也表示无可奈何。

而明妈妈却从未想过去放弃和苛责,面对老师的质疑时依然坚定无比地回应:

我想让孩子们能做他们喜欢的事,不管周围的人怎么说,就算与全世界为敌,我也一定会在她身边。

  

就是明妈妈这种无限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教育,让沙耶加能毫无阻力和负担地奋力向前逆袭。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共情,简言之就是一方对另一方内心世界的理解和体验。

这种共情心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尤为重要,要求父母首先做到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情绪或行为,然后才能更好地去疏导和帮助孩子建立正确良好的心理认知。

而明妈妈们就是如此从来都不会因为孩子的某些负面情绪或行为而粗暴的干涉或制止,而是一直站在理解孩子为什么会痛苦?如何才能让孩子更快乐的角度去进行安抚、交流和正向引导。

不得不说,明妈妈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上是一个共情力极高的母亲。

01

共情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第一步。

这世界多的是爱孩子的父母,少的是理解孩子的父母。

身心灵治疗大师许添盛曾为一个23岁的男生做过心理辅导。

这位男生从名校毕业,有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本可以过得非常体面。

但是,他却选择了终日酗酒,他不肯上班,结婚后不理太太,有了孩子后也不管孩子,除了喝酒,什么都不做。

每次治疗都要喝了几瓶酒才去,他在治疗时向医生倾诉他一生都在被母亲包办,高考志愿,上哪所大学,报什么科全是由他母亲决定,他母亲从未问过他意见,也不在乎他是否喜欢或愿意,从来不尊重他,信任他。

所以他很恨自己的'母亲,企图用摧毁自己的方式来报复她,让她后悔决定自己的人生!

而她的母亲也很痛苦,她甚至无法理解:她觉得她这么爱孩子,给他很多的钱,给他最好的东西,让他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为什么他要浪费生命,为什么他会恨她?

  

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耻的错误。

这位母亲包办了孩子的一生,也毁了他的一生。在教育孩子上,从一开始就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步骤: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愿。

长此以往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给的不是我想要的,让我做的是我不喜欢的。

而对于母亲的痛苦来说: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前你不问,以后自然也不会懂。

罗杰斯认为,做自己很重要。如果我们的生命体验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

而从小被压抑天性,不被尊重理解的孩子完全没有自我,即便再优秀也会在心里住着一颗受伤的心灵。

罗静说:懂得共情的父母,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

而不懂共情的父母缺乏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和接纳,却不知尊重和接纳才是真正教育的开始。

02

父母的共情能力决定家庭关系是否和谐。

北京曾有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位高中生时记录下了这样的肺腑之言:

从我记事起,我的爸爸妈妈就不断地拿别人和我比,尤其在每次开完家长会后,比完了还要对我来一场批评教育。

他们既然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好,就去找他们来当儿子好了。

再说,我不是不想变得优秀些,我也在努力,可我的改变他们为什么都看不到呢?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理解我呢?

他们自己在升职遇挫、工作不顺时都会进行自我安慰,我也希望他们能明白我心里的想法:不要拿我跟别人的孩子比来比去。

一席话赤裸裸地道尽了父母与子女在教育问题上的鸿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自己都深恶痛绝被攀比,孩子却被逼着去坦然接受。

威廉·哥德法勃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

所谓的平等便是要求父母学会和孩子共情,与孩子同步,因为理解才是关爱的前提。

从心理角度上来看,父母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如此一来,孩子可能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久而久之,亲子关系在越来越缺乏理解的天平上失衡。

父母对孩子投之以怨,孩子对父母则抱之以恨。

03

家长懂得共情,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更轻松完美的成长。

著名纽约华裔设计师吴季刚从小就喜欢玩漂亮的女生玩具,尤其是芭比娃娃。

作为一个男生他的这种在常人看来非常怪异的行为招致了老师和同学的不理解甚至嘲笑,让他一度狂躁和痛苦不已。

然而他的母亲陈美云并没有武断地去否定和责骂他,而是通过细心观察和了解沟通后,认识到孩子对芭比娃娃这么钟爱的理由是因为喜欢它身上穿的那些漂亮的衣服。

在认识到孩子对衣饰方面的这种独特审美和兴趣后,还特意送他去美国学习时装设计,并且鼓励他不要畏惧别人的眼光。

后来吴季刚成了世界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在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上,连奥巴马夫人穿的衣服都由他亲自设计。

对于他今天的成就,他坦然要全得益于母亲的“纵容”和理解。

  

他说:母亲比我都还了解我,她陪我度过苦苦挣扎、寻找认同的少年时代,她一早洞悉:儿子是个不同的小孩。

如今这位智慧的母亲亦被受邀于各地传授和分享她的育儿之道。

陈美云在谈及自己的育儿经验时,说最让她感动的是儿子吴季刚对她的一句感恩告白:谢谢你,妈妈,可以让我做自己。

一语道破她成功的教育真谛:陈美云在吴季刚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一直在尊重接纳他的独特性,让他做自己喜爱并擅长的事。

池田大作说每一个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绝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构成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一个人格必须用充沛的爱来培养。

所以父母要做的便是用共情心去接纳和发掘孩子那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因为,有共情的爱,才能帮助孩子更完美自在地成长!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却不是每一对父母都能懂孩子。

孰不知只有先懂得孩子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爱孩子;而要懂得孩子,首先要学会共情。

所以唯有共情,才是打开正确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共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